7月6日,吉首大学“法管先声”志愿服务团走进湖南省保靖县阳朝乡阳朝村村委会,就留守儿童关爱、防性侵教育、多方联动保障未成年人成长等进行走访。
聚焦留守儿童 用陪伴填补“成长空缺”
“村里常住人口中,未成年人多,约80%是留守儿童,父母多在外地务工。”阳朝村支部书记王云国介绍。针对这一现状,村委会联合驻村工作队建立了“留守儿童档案库”,实时关心孩子的学习、生活情况。村内暑期开设特色课堂,由大学生志愿者定期辅导作业,并组织舞蹈、绘画、音乐等兴趣活动,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有处可去、有人可伴。
妇联牵头防性侵教育 筑牢安全防线
“保护女童,防性侵教育是重中之重,我们会针对女童开展这类主题教育。”王王云国透露,村里每季度都会开展“女童保护”专题讲座,通过情景模拟、案例讲解等方式,向6至16岁女童普及身体界限意识、危险识别方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妇联建立了“回访调查机制”——每次讲座后1个月内,工作人员会通过入户走访、电话沟通等方式,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家庭反馈,确保教育成果落地。
村民联动参与 织密安全防护网
“以前村民觉得保护孩子是政府的事,现在不一样了。”王云国介绍,“村里广播、微信群都在持续宣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大家意识提高了,邻里间会互相提醒‘看好娃’。”
今年春耕期间,就有村民主动向村委会反映,“个别孩子放学后在田埂上玩耍,存在安全隐患”。村委会迅速行动,不仅增设了警示标语,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在放学时段巡逻。王云国表示:“村里基本每户儿童都保证有至少一位家长陪伴在身边,这种‘人人都是守护者’的氛围,是我们工作最珍贵的成果。”谈话间,办公室内已坐满了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,这正是当地政府、学校和村委会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的生动体现。
现在,在阳朝村,家庭、学校、政府、村委会“四方联动”机制已成为常态。阳朝村在村内主干道、文化活动中心、水域周边等关键区域布设的多个摄像头,建成了覆盖全村的数字监控网络,通过乡村数字大屏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,为未成年人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“科技防线”。
(来源:中国网)